2024年11月23日
微信

文明与人性思考系列| 浅谈量子力学对人性观的启发

作者: 戴西蒙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2年11月25日 09:53 |

(一)

如同宗教界将人分为肉体和灵魂两部分,早期物理学家将世界分为物质和精神两大部分,后来又分为物质和能量。其共同点就是都认为这两部分是完全独立的,甚至是对立的。这种二元论的思想从恒古原始一直持续到今天仍然存在。近现代,人类坚信宇宙的本质是有序的,因而是可预测、可解释的。

但是17世纪的数学家和哲学家勒内·笛卡尔在涉及到人类意念时却遇到了真正的挑战,他说人类的心灵有太多的变化,没有任何法则能干脆利落的加以解释。因为他无法将自己对物质世界的理解与精神世界的理解统一起来,但又必须解释两者共同存在,所以笛卡尔最终只能说精神世界不服从任何物质世界的法则,所以它彻底地游离于科学探索所能企及的范围之外。对物质的研究是科学的管辖范围,而精神则是上帝的工具,所以对精神世界的研究是宗教的管辖范围。笛卡尔就这样硬生生的创建一个二元论的信仰体系。

而数个世纪以来,这种二分法成为人们对现实本质的一种公认的理解,一直屹立不倒。伟大科学家的艾萨克·牛顿也与笛卡尔雷同,他的经典力学不但通过各种实验和理论得出一个概念植入人心,即“需要如一台机器”。

笛卡尔和牛顿给人类奠定了一种执念,正如乔·迪斯派尼兹说的:“如果现实是按照机械原理运行的,那么人类对最终的结果几乎产生不了任何影响。”这种执念仿佛在说历史与未来早已注定,那么“行动改变未来”这种说法也就成了谬论,至于“意念”和“自由意志”其实都是无意义的,甚至到了最后得出“人类不过是牺牲品而已”的虚无主义假设,而这些乍看很消极绝望的思想却在数个世纪以来一直占有统治性地位,也就是宿命论。

然而,随着科学界的发现,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完全不同,比如电子绕着原子核运动的规律让科学家们捉摸不透,按照宏观世界的规律,电子绕原子核应该像地球绕太阳一样圆周运动,但是后来发现电子绕原子核的规律根本不是圆周运动,电子甚至就没有可以确定的轨迹,根本无法计算出电子下一秒会出现在哪里,但是根据观察,电子貌似会经常出现在原子核外比较固定的区域,虽然无法精确计算出电子到底会在哪个区域,但是可以估算到概率,这在牛顿的经典力学的完全不一样的,只要知道一个物体的起始速度、质量和受力情况,就能计算出这个物体在未来某一刻的具体位置,也就是说未来的一切早已被起始状态设定好的。

这些在量子力学的研究下被质疑、被推翻。

如同莎士比亚发出“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爱因斯坦也同样发出:“上帝不会扔骰子。”但是,同样,爱因斯坦也得出另一个结论:“E=mc2”,证明了能量与物质有着密切的联系,或者说它们根本就是一回事。至少从本质看,爱因斯坦的研究表明,物质与能量是完全可以互相转化的,这其实与牛顿和笛卡尔的观点有直接的矛盾,很显然,爱因斯坦的理论开启了人类对宇宙如何运转的全新认识,像贝多芬在音乐界一样,爱因斯坦也开启了一个全新时代。这个时代就是从宏观角度的固定论与决定论到微观世界的不确定性和不可知论。

人性的核心是大脑,身体是受大脑指挥的,言行举止受制于起心动念,这是我们司空见惯的常识,但实际上言行举止也影响着起心动念,大脑也会受身体的暗示,这也是我们早就发现的规律。

然而这其中的规律是怎样运行的,以及本质是什么,也就可以追溯人性到底是什么,人性与宇宙的关系,人性与世界的发展有着怎样密切的联系,怎样才能让人性往更好的方向去,从而影响世界趋向更好的方向。

毋庸置疑,研究这一切必须建立在亚里士多德提出的第一性原理上,也就是科学角度和哲学精神。

而今,量子力学是最好的切入点。

(二)

近现代物理学大厦里最隆重的争议就是量子力学。2022年10月4日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里三个人都是研究量子力学,分别是阿兰·阿斯佩、约翰·克劳泽和安东·塞林格三人,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世界格局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人们不知不觉中从定睛宏观世界转向定睛微观世界,或许潜意识里发现,给世界按下暂停键的并不是军队,也不是核武器,而是只能用放大倍数超过几万倍的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的非细胞型微生物,就连细胞壁都没有。

量子力学认为能量即物质、物质即能量,能量就是物质,物质就是能量,物质是看得见的能量,能量是看不见的物质,物质和能量本质上是一样东西,只是在不同的情况下反应出不同的形态。

现代医学也说明情绪可以改变基因,因为意识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因为人一旦有意识活动就必须要消耗物质,人在低血糖的时候就是无法思考、无法运动,而念头比劳动更消耗人的精力,所以身体累没什么,反而能带来一个高质量的睡眠,而心累则是真累,且是百害而无一利,若有一利,那也可能是觉悟,这就像苦难,本身没有价值,只用从中悟到什么历炼了什么才有意义。现代医学已经发现人的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是共作互作关系,就像肠胃是人第二个大脑,起心动念就会产生激素的变动,因此很多的疾病是想出的、是气出来的。现代医学也在不约而同的与中国古代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里一段话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生活中,也能见证到当个体真的改变了自己的想法时,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意识、精神、灵魂、能量对物质和肉体的影响,反过来,现代医学根据各种实验观察也得出三个结论:
1 脑部受伤可能会彻底摧毁一个人的人生。
2 酒精饮料绝对不是健康食品,从SPECT图像中我们看到,它们通常会对大脑造成明显的损伤。
3 有一些疾病,如阿兹海默症,事实上在病人有相关症状出现数十年前就在大脑中初现端倪了。

这足以说明,物质和肉体的损伤和破坏对精神和意识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

(三)

按照宏观世界的经典力学,人一生的命运是被计划好的,且也不可改变,似是定律,就像基督教里说的预定论。正如中国人一直认为当孩子出生前三年和前七年是可以大概预计这个孩子的未来怎样,所谓中国古代的谚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也仿佛中国古代有一本旷世佳作《了凡四训》中袁了凡被算命先生说中了前半生的一切状况,然而《了凡四训》经典之处并不在此,鼓舞人心和给很多人带来改变的是这位被算命先生算准了的男主角后来是怎样突破和逆袭自己的命运。由此可见,人类是一种害怕被注定,渴望被改变的群体。

这也可能就是量子力学为何成功挑战了经典力学的原因之一,除了一个个认真的实验和一组组精确的数据,还有人心所向。尤其是在黑天鹅频频出现的后疫情时代,人类已经可以拥抱不确定性,但却在探测这种不确定性的趋势规律时常常感到迷茫。

这就需要我们从宏观世界走向微观世界,而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分界线就是原子,早在量子力学问世之前,科学界认为原子是由一个相对坚固的原子核和其它一些微小的物质组成,这些物质存在原子核的内部或周围,总之也是一种实体物质,而量子力学的研究揭示了一个真相:原子内部的绝大部分是空荡荡的,那种空荡荡叫什么?能量!“新派”量子物理版电子云图的原子模型发现在一个原子里,99.99999%是能量,仅有0.00001%是物质,这就等于说:原子就是一片虚无。

这让人联想到老子的那句话“至大无外,至小无内。”也不得不让我们感慨佛学上提到的“性空”,或者“缘起性空”,或者“空无自性”。

而从电子层面,科学家们又发现:可以测量诸如波长、电压、电位等与能量相关的特性,但这些粒子的质量是微乎其微,而且还是短暂无常。这样让人联想到《金刚经》上那句话:“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以及《心经》上的那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是这样的不同,但是有一点是确定,即宏观世界分解到最后肯定是微观世界,也就是说宏观世界是微观世界组成的,那么宏观世界一定具有微观世界的本质规律,在这个物质的世界中,所有的一切都是由电子这样的亚原子粒子组成的,而由于其本身的性质,这些粒子在以纯粹的潜在状态存在时,是处于“波”的形式,而这个状态是无法被观察的。虽然看不见,但是却肯定存在,既是无处不在,又是无迹可寻,因此,可以推导出我们的物质世界,所有的一切也都是以纯粹的潜在状态存在的。如果亚原子粒子可以同时存在无数个可能的地方,我们就可能坍缩进无数个可能的现实世界中。这意味着命运与未来并不是注定的,而是可以改变的,而这改变点在于主观意识的方向,即人性的趋向。

宏观世界带给我们的错觉是物质决定能量,微观世界带给我们的颠覆是能量决定物质。如果所有的物质都是由能量构成的,那么意识和能量便具有合二为一的特征,因此二元分割及对立肯定无法成立。能量与物质是完全缠绕在一起,精神与肉体相互依存,意识即是能量,能量具有意识。能量足以影响物质,因为在最基本的层面,肉体就是具有意识的能量体。既然宏观世界是微观世界组成的、物质是能量形成的,那么,能量则决定物质。

最明显的有相由心生、身材看出性格、体质透出气质等等,因此人性与肤色、出生地理位置、环境等有很大关系,虽然个体差异永远大于群体差异,但是从概率看,总是可以泛泛而论出一些人性人格特征。而之所以群体之间的差异永远小于个体差异,是因为人性总是处在变化状态,既使定量,又是变量。因此千变万化与物质特征统一在一起形成人性的“共性”与“个性”并存。

关于人性的共性,古今中外大部分著作都在探讨,比如幕强本质、自私本性、恻隐之心等等,这个作为未来系统探讨,本章不作为探讨,本章探讨的重心是人性个性千差万别的趋势是什么?这种人性规律的追溯更趋向命运特征。

也因此,现在非常流行的一句话:“遇事不决,量子力学。”关于这句话,张朝阳说:“量子力学几乎解释了地球上的一切,我们的世界就是量子构成的。”

(四)

二十世纪,物理学两大支柱,一是爱因斯坦提出来的相对论,二是普朗克和波尔群提出来的量子力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打破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为量子力学提供了特别好的前奏,尽管爱因斯坦关于量子力学持有的“实在性”观点、认为上帝不可能扔骰子,而以波尔为代表的哥本哈根派则与之相反认为是不确定性,这种颠覆性从物理学大厦渗透到人类文明的各个层面,其中包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人生哲学层面。

前面提到人性个性的千差万别之趋向,那么现在探讨这种趋向的规律是什么?现代文明越来越习惯拥抱“不确定性”,古代人对宗教的笃信或者对人伦天伦的坚信都是具有对未来把握的确定性,这种对未来的认识的信念远远超过今天的人类,这也可能说明古代人更心安、或者幸福感更强,随着科学的发展、文明的进程,人类对“不确定性”感越来越强烈,相比宗教、伦理等,取而代之的更多不可知论、存在主义、甚至是虚无主义。

然而,就在这种不确定性和不可知论里,人类还是在探索不确定性中某种确定性的规律,发现规律需要发觉本质,量子力学的研究带来一个确定,即破除曾经那种认为肉体与灵魂二元对立或者二元分割的执念。

那么接下来又不得不面临第二个问题:肉体决定灵魂、还是灵魂决定肉体?

回到量子力学,就是物质决定能量、还是能量决定物质?著名的量子坍缩理论和双缝干涉实验给我们足够的启示,在坍缩理论里,粒子未被观测前,可以有很多状态,其他状态都消失。从物理学延伸到哲学意义,也就是一切真实的事物都可被观测,一切虚假的事物都会在被观测后消失。

比如,人性有一个很特别的弱点,就是在乎别人怎样看待自己;若是一个人随时可以觉察到自己这种内心活动,就会立刻觉悟到别人的看待是多么无足轻重,为之排山倒海或者赴汤蹈火是多么的荒谬,因此也就在觉察的那一刻放下了巨大的思想包袱、获得万般的自在,也因此减少了大量的内耗,从而获得一个全新的精气神,也可能会因此少生一场病或者避免一场灾难,由此可见灵魂对于肉体的决定意义,也就回到能量对物质的决定意义。

而双缝干涉实验就更是出奇的让人不得不惊叹“观察者”的重要性,当你观测时就是粒子,当你不观测时就是波。这种唯心主义简直连宗教都自愧不如,直接道出:主观看待决定了客观形态。甚至冲破了因果律,因为打破了因果顺序。但其实依然有因果本质。

(五)

在量子力学对生命特征的重新认识下,人性观也获得了颠覆性的重新理解,意识和物质、灵魂和肉体不能再被视为彼此独立的两种东西,而是互相依存,且具有本质上的联系,因为主观意识会对客观世界产生可量化的改变。量子物理学家们已经发现,当观察者或测量者在观测那些组成原子的微小粒子时,他们的行为会影响到能量和物质的活动。大量实验表面,电子同时存在于无限的可能性中,或存在无限能量场的概率中。而只有当一个观察者专注于某个电子的所处位置时,电子才会出现。也就是说:一个粒子是不能在现实中显形,除非我们去观察它。

由此,我们大胆的总结出:人性中包含的一切都是由“观察者”决定,这位观察者是谁呢?上帝、神明、圣灵……又或者我们自己、还有文化属性、文明特征等等。

在这个物质中,所有的一切都是由电子这样的亚原子粒子构成,而由于其本身的性质,这些粒子在以纯粹的潜在状态存在时,是处于“波”的形式状态存在,此时它们是无法被观察到的。所谓“看不见的,但真实存在。”在被观察之前,它们是潜在的“万物”和“万有”。而它们无处不在又无迹可寻。因此,也可以得出一个大胆的结论:所有的一切都是以纯粹的潜在状态存在。也就是说,如果亚原子粒子可以同时存在于无数个可能的地方,我们就可能坍缩进无数个可能的现实世界中。也就因此可以做出更加大胆的结论:人性的主观意识决定人性在时空里的一切形态。

和宇宙万物一样,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在不断的发送独特的能量模式,也就是某种信号。发送方式就是我们的起心动念和言行举止,人类那起伏不定的心理状态有意或无意地在每时每刻里发出有形或无形的信号,既然宇宙中存在的所有可能性都是拥有电磁场且本质为能量的概率波,那么,人类一切的信念、意念、感受、思想当然也不例外。

那么,当一个人改变自身存在状态、同时创造出一个新的存在状态,也就是创造了新的电磁场。也就是:心态决定状态,状态决定磁场,磁场决定命运。如此,人性的状态是如此活跃的存在形式,以至于根本无法定性和定义。

然而,不必慌张,因为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带给生命以无限的可能与希望,正如人类从原始社会发展到今天这种文明程度。

(六)

康德说时间是人的内在形式,空间是人的外感形式,形式即现象,现象非本质。这与爱因斯坦提出的时空相对不谋而合,也就是时空的存在在某种意义上是人的错觉。当代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埃克哈特.托利把时间分为,一是钟表时间,二是心理时间。当一个人在生活中的实际事务上利用时间,为自己设定了目标,并努力的实现它,且全力以赴地关注你在当下时所采取的行动。这就是活在钟表时间里。也就是所谓的“活在当下”,当下也可以的完全没有目标和计划的行动,随顺当下手头上该做的事情去做,该享受的乐趣去享受,该承受的劫难去承受,该面临的问题去面对,而不增加过多的思绪,不过分担忧未来,不过分悔恨过去。

然而,如果在这个当下的时刻里,完全认同过去,并且持续地、强迫性地投射到未来。或者过于注重目标和计划,又或者你为了持续当下的快乐而为未来做出各种铺垫,这时,人便从钟表时间变成了心理时间,因为从时空角度,人是肉身之躯是活在钟表时间里的,但是由于人的心理状态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便从钟表时间到了心理时间,而这心理时间并不是虚拟的,比如一夜之间白了头发,一个人可以用一夜的时间度过了别人几十年的时间。

那么心理时间与“观察者”之间的互动是一目了然的,而钟表时间也是如此,事实上,正如能量决定物质,心理时间也同样决定钟表时间,比如“情深折寿”。

在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中已经说明:与灵魂与肉体、能量与物质、心理时间与钟表时间一样,时间与空间也不再是独立的,而是融为一体、互相影响、称之为“时空”。由此可见,钟表时间实际上也是一种心理时间。

近现代科学已经发现:时间与空间是人类创造出来解释物理现象的术语,包括位置和我们的时空感。当我们一类一旦提到某样东西时,会首先在大脑里想到放置这样东西的地理位置的画面,我们一直有两个执念就是时间与空间,尽管时间不是我们用感官切实感觉到的东西,但我们利用与感知空间位置基本相同的方法来感受它的流逝。

然而,量子力学却给我们这一执念带来了颠覆性的重新认知,在量子场中,存在着无限可能将潜在现实物质化的概率,这些概率完全超越了时间和空间,因为“潜在现实”并不是真实存在,而如果它并不存在就没有位置,也不会占据时间。这是否让我们想起那只薛定谔的既是死了又是活的猫?!

任何没有物质存在的东西,也就是还没有将概率波坍缩成粒子现实,都是存在于时空之外的。然而,一旦我们观察到这种无限概率中的一个,并赋予其物质现实,它就自然而然的获得了时间与空间两种特征。

由此可见,幻想、妄想、梦想等这些有没有直击现实的作用,当然有用!但是缺乏坍缩的足够条件,只能从人里面内部发生催化,通过影响身心而影响外界,而且具有个体利己的局限性。而冥想、祈祷这些则不同,其作用力更大,缘由是人自身以外的宇宙环境对其坍缩概率更大,而且具有集体利他性。

因此,保持善念与持守正念是我们人类对于命运、未来、宇宙所能做的最好的事之一,也是一切美好的起始,且人人有责。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